單倉100萬!單倉200萬!單倉300萬!這個數據是2017年、2018年、2019年電商物流行業玩家不斷在挑戰的雙十一單倉發貨記錄。而作為17年和18年的記錄創造者,神州控股旗下的科捷,在19年雙11到來之際早已蓄勢待發。作為深度參與雙11第十年的電商物流服務商,他們今年將挑戰單倉300萬單的新紀錄。如何有這樣的底氣,也許從他們的回答中,可以找到答案。
2018年科捷武清倉以單倉200萬發單量榮獲當年菜鳥聯盟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倉”
我們采訪了科捷相關方面的專家,從戰略部署、商家運營、系統支持、倉運后勤、客戶服務五個方面,全方位解析這家低調的物流企業,如何成功轉型,如何在3PL雙11大戰中鳳凰涅槃,在科技物流的賽道上獨樹一幟。
一、戰略部署保障:戰略上重視,戰術上藐視
蘇濤今年做雙11已經是第9年了。他最大感受是更從容了,心態坦然,不慌。作為科捷物流電商倉儲業務的負責人,他也曾經遇到過很大的挑戰。2017年是科捷電商倉儲高速發展的階段,快速開倉,人員緊缺,需要急速搭建團隊,然而團隊人員都很新,快速擴張給團隊管理帶了極大的沖擊。但終于還是堅持了下來,經歷過那一年的雙11,科捷成長出一批能打硬仗的中堅力量。
而談到科捷的雙11十年間發生了哪些變化,蘇濤的定義是,“更有趣了。”
“通過我們多年經驗的積累,已經可以把雙11變為一種標準化作戰,因此我們也在探索,如何把這件事做得有個性,做成一個好玩的雙11。比如有個客戶,我們研究了他們近三年來的同期數據,再結合快消行業倉儲運營的經驗,總結出他在這個期間的爆品TOP5,就可以對爆品進行預先打包,這個信息還可以反饋給客戶,幫助他們優化產品SKU。”
而對于科捷今年的雙11,蘇濤主要從租倉和用工兩個方面來進行部署。
科捷武清旗艦倉應用人機共舞應對雙11
二、商家運營保障:“不賣光,就脫光”的狠角色
雙11期間還有一支隊伍不太一樣,他們連接著前端消費者,連接著科捷的倉儲和系統,同時也連接著品牌方。這支隊伍就是科捷電商團隊。
趙立娜是科捷電商業務的負責人,與科捷雙11共成長的十年,趙立娜憑借著“不賣光,就脫光”的韌性,帶領團隊幫助很多知名品牌站在了雙11銷量榜單的巔峰。科捷的電商運營最大的特點是可以為客戶提供全鏈條一站式的服務及分鏈條的個性化綜合性服務。除了傳統電商運營包含的營銷、推廣、美工、客服、售后等環節,科捷還能夠提供中臺的商財務服務、后臺的多模式倉配服務、運營系統服務及解決方案服務等。
“科捷的電商運營不僅成功的服務于線上的B2C運營模式,還服務于B2B運營模式。這樣的服務模式及體系,在行業內也是首屈一指的。”趙立娜說完,轉身繼續編輯手上的雙11排班表。
傳統雙11的概念是11月11日當天,但從商家角度來看,雙11是持續十幾天的大促,最忙碌的時刻是從11月10日凌晨開始持續到11月11日24點,消費者集中購買下單就是在這個時段。在此期間,趙立娜的團隊都是24小時待機狀態。
“那幾天基本上都是不回家住在公司的,大家只是去換著休息。今年我們對辦公環境進行了優化,也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激勵大家鼓足干勁,度過無眠又振奮人心的雙11。”趙立娜說道。
科捷雙11氛圍滿滿的辦公區
三、系統支持保障:大促順利靠系統,雙11不殺運維祭天
與此同時,軟件運維部的負責人洪志剛,正在和大家開會制定雙11的運維策略。
從2000年到2019年,科捷通過近二十年的迭代自主研發打造了金庫系統,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隨需而動”,洪志剛說,“金庫與業務的強融合屬性,賦予了它強大的大促保障能力,真正做到了隨需而動。”
科捷的金庫系統精準匹配了多行業品牌客戶倉內的業務特征,完美貼合了智能倉管理個性化的需求,對全供應鏈實現了智能化管理。
雙11大量涌入的訂單,往往是很多服務商第一個敗下陣來的地方。
為了達到系統穩定,又要做到性價比合適,運維部門在系統和硬件上兩手抓兩手硬。此次雙11為了保障金庫WMS、TMS、OMS、BMS等系統的穩定運行,增加了24臺服務器和3臺數據庫服務器。
“我們從六月份就開始開發各應用系統程序的調優了,同時做各數據庫的歷史數據遷移。10月下旬完成各系統臨時增加應用服務器的部署和數據庫服務器部署。目前的壓測數據顯示接單量可達1500萬單/日,而單倉制單可承載1000萬單/日。”洪志剛說完,抿嘴笑道,“系統保障做到這個地步,今年雙11可殺不著運維祭天了。”
四、倉運后勤保障:人人人,給我上人!
“管理的數據化越來越深入。很早以前是根據經驗安排現場調度,現在越來越依靠數據管理,從整體發貨節奏到各崗位運作情況,全部有數據支持來管控。”科捷電商倉儲華南運營負責人謝淑娟道出了現代企業管理很重要的一點。
管理越來越精細化是大勢所趨,科捷通過大數據能力的支持,讓一件“摧毀人意志的工作”變得不那么猙獰。對這一點,多次負責雙11大促后勤和人力保障工作的吳涵也深有同感。
“最可怕的就是短期暴漲的人員招聘,尤其在今年整體用工荒的背景下,太難了。而這些人來了后,又要保障他們的衣食住行用,考勤打卡培訓管理文化宣傳等等,可比日常人員多出10多倍。”吳涵喃喃說道。
“不過辦法總比困難多,今年雙11科捷上線了人臉識別打卡系統,前期我們在設備采購、方案預演、異常處理等環節多次核對演練,而在人員儲備這部分,也多次與勞務供應商溝通雙11增員方案,以確保雙11當天的到崗需求。”
科捷KXDATA供應鏈大數據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