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風“瑪利亞”的“預熱”下,2018年7月12日-7月14日,第十屆中國物流信息化大會在福州拉開序幕。
第十屆全國物流信息化大會開幕式現場
十年來,物流信息化大會見證了我國物流行業從電子化、網絡化向數字化、智慧化的跨越式發展。本次會議主題為“數字物流引領行業智慧升級”,吸引了物流及供應鏈、制造業、電商企業及相關行業協會的重要代表參加。
第十屆全國物流信息化大會開幕式現場
第十屆全國物流信息化大會
科捷物流集團常務副總裁陳滔滔在大會論壇上發表了關于“新零售時代的新物流”的講話。
“把對的貨提前采購、布局到離消費者最近的地方,這是新零售、新物流生態中非常重要的基礎。”圍繞零售產業,鏈條的多級分倉體系成為必然選擇。倉是第一步,要做到單未下,貨先行,就必須在消費者還未下單前就把可能需要的商品提前入倉,這就應用到大數據的預測分析。另外,隨著土地及人工成本的增加,倉儲效能的提升也是關鍵之一,目前很多前沿的科技都在倉儲領域進行著探索與應用。因此,未來新物流企業簡而言之就是“倉+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新型科技企業。
科捷物流集團常務副總裁陳滔滔在分論壇上講話
陳滔滔在會上提出,新物流體系的第一個挑戰,是實體貨物的布局。B2B/B2C一體化、線上線下一盤貨是新零售追求的目標,搭建貫通全國的血脈---既遍布全國的倉庫,就是實現這個目標非常重要的前提。
服務商需要依托倉的強大布局,讓前置倉下沉,運用多種RDC、FDC、微倉、店倉、社區倉的存儲組合,打造圍繞零售產業鏈的多級分倉體系,把倉布到離消費者足夠近的地方去。而這也是科捷物流近二十年積累,專注做倉提前完成自營倉布局的最大優勢。如今科捷已經在全國104個城市布局了200多個倉庫,倉庫總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極大的滿足了新零售全國分倉、就近倉儲的物流需求。
科捷物流集團常務副總裁陳滔滔在分論壇上講話
其次是大數據的應用。如何給企業帶來更多有價值的幫助,呈現簡單清晰的決策參考?供應鏈大數據應用價值的第二個方向就是智能決策。需求預測是整個供應鏈的源頭,也是供應鏈大數據應用的核心所在,精準的需求預測能夠為一個企業創造無比巨大的價值。如果能夠依據產品的競品銷量、促銷活動、季節、環境等復雜因素預測出客戶的需求,就能夠智能的提供精準采購建議;依托現有的庫房分布、庫存狀態,每個區域的銷售情況和調撥分析,就可以提供精準的分倉規劃和建議等。就企業的供應鏈管理而言,智能銷售預測、智能定價模擬、智能倉儲布局、智能倉位規劃、智能運配調度、智能在途監控、智能供應商管理、智能承運商考核等都將在大數據時代一一實現,通過大數據對信息予以挖掘分析,輔助決策者做出合理的判斷。
在論壇分享的最后,陳滔滔提出,不能為了科技而科技,科捷會研究接觸所有最新的倉儲新科技,探索出最務實、最有效能、最符合中國國情的科技應用。單純的機器人和無人倉目前還無法滿足波峰波谷訂單的操作,科捷“人機共舞”模式是當下最符合未來新物流場景的倉內模式。